海南陵水,中国羽毛球队的另一个家。自2012年成立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开始,国家队每年都要自北向南迁徙数次集中训练,为球员成长和重大赛事积攒充分的能量。
这里的阳光一如既往的浓烈明媚,照耀着两位正在发光的青年。
郑思维、王昶刚刚结束了苏迪曼杯的征程,为近在眼前的羽毛球世锦赛和亚运会储备能量。接受ELLEMEN采访和拍摄的当天是周日,也是他们集训期间每周唯一的休息日。其余的时间里,王昶作为男双组的队员,每天早上5点45分就得出操跑步,混双组的郑思维也同样进行着超强度的训练。陵水的碧水蓝天再美,对进行封闭式集训的他们来说,悠闲享受热带美景变成一种奢侈。
那天进行拍摄的天然“背景板”是海南陵水的清水湾,也是近期大热电影《消失的她》的部分取景地,这片蓝天和海滩迅速为大众熟知。王昶掏出手机这里拍一张那里拍一张,开心地说:“我也算来热门景点打卡了。”
那一整天,海滩边先是阳光热烈,又经历短暂的阵雨,之后雨过天晴,晚霞满天,海潮随即幽暗。天色像一曲层次丰富的交响乐,让人心变得辽阔,关于目标,关于梦想,关于对生活的想望,都被鼓风扬起。天空之下,他们在不同的造型中调适和接受自己,很快适应了新的设定,进入了角色,正如他们当年初涉羽坛时做的那样。
年轻的老将,超逸的少年
岁月无情。林丹、蔡赟、傅海峰等人构成的国羽黄金一代盛景如今只存在记忆之中,谌龙、张楠等一批生于1990年前后的中坚力量渐次淡出,球队进入漫长的重建之路,而球迷们始终在期待新的惊喜。
天才是一种技艺,一种在茫茫人海中让人一眼发现的能力。天才并不常见,幸运的是,剑指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中国羽毛球队,现在同时拥有两个。
郑思维生于1997年。虽然年轻,但已是征服过全世界的、不折不扣的老将,极度自律,浑身是老国羽的古典气质。他在羽坛地位的飙升速度,与他的移动和杀球速度一般迅猛无匹,一脚油门便猛然将各国混双名将甩在身后。
升上国家队后,他生生将自己从一个瘦削的、有特点的小队员,锤炼成跑不死、攻不破、防不住的全能铁人。
天才在于速度和持续性。他自16岁起便橫扫世界青年赛赛场,17岁进入成人赛场迅速冒尖,20岁主攻混双、改配黄雅琼之后进入近乎无敌的全盛期。自2000年张军/高崚在悉尼奥运夺冠以来,混双始终是国羽最稳的一项。手握多重接力棒的他早早褪去了年轻球员的青涩,变得老成持重、无懈可击,成为国羽各方面都走在最前头的人——无论是成绩、责任感和心理素质,还是与社会、商业的链接和探索,都是如此。
王昶生于2001年,年轻得让人艳羡。更让人艳羡的是,他没有浪费分毫上天赐予的才华,而是早早把才华悉数兑换成耀眼的战绩,不到一年时间便和搭档梁伟铿扶摇直上,从男双积分400名开外打到世界第二,为自己和中国男双绘制出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。
他是国羽继蔡赟之后的另一位球场大脑。蔡赟退役后,人们已经很少见到这么张狂又进取、缜密又灵巧的选手了。羽毛球世界需要如此不同寻常的人物。
和郑思维相仿,王昶自16岁起连续三年称霸世界青年赛场,20岁便获得了随中国队出战汤姆斯杯的资格,同时初尝大赛失利的苦涩。21、22岁这两年,他与梁伟铿在世人的惊叹声中飞速崛起,席卷三个公开赛冠军,随队拿下苏迪曼杯,步入世界冠军之列。
他的球风和人格,都有一股不被外界轻易改变、极尽个性伸展的气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