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喽小伙伴们,我是阿川。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几年爆火的一款游戏——王者荣耀(King of Glory)。
作为手游界最早的MOBA游戏之一,它在MOBA这个领域内可谓是首屈一指,那么王者荣耀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呢?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款手游的崛起过程。
游戏简介
《王者荣耀》是由腾讯游戏开发运营的一款可在安卓、苹果系统运营的MOBA类手游,于2015年11月26日正式公测,在内测期间还使用过《英雄战迹》、《王者联盟》的名称。
内测阶段
2015年7月17日,《英雄战迹》首次开启内测。当时只能进行3V3对战,并且没有装备系统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天赋系统。
刚开始内测的时候,英雄数量很少,但是大部分不仅可以用金币购买,用钻石也可以,而且价格都很低。
2015年8月18日,《英雄战迹》开启不删档测试。
2015年10月8日,《英雄战迹》更名为《王者联盟》,并首次开启5V5对战模式,并且增添了装备系统,结束了长期以来的3V3对战及天赋系统。
2015年10月23日,《王者联盟》正式更名为《王者荣耀》,并通过了苹果系统的审核,在AppStore上正式上架,上架首日即登上榜首。之后,王者荣耀正式开启不限号测试,并开启了首届王者荣耀百万联赛TGA,正式加入NESO(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)。
在2015年11月15日时,《王者荣耀》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450万了。
公测后的发展
2015年11月26日,《王者荣耀》在Android、iOS平台上正式公测,正式加入NEST(全国电子竞技大赛)。
2016年2月29日,《王者荣耀》日活跃用户达1000万,打破了MOBA手游日活跃最高纪录,并通过投票环节,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“年度最佳电竞手机游戏”。
而现在,《王者荣耀》已经陪我们走了整整四年了,它的火热程度已经远超其他同类游戏。而这款游戏成功的原因,和其他MOBA手游对比一下便知。
首先,它不像《自由之战》,虽然起初做的比《王者荣耀》好,但由于英雄和装备不平衡,渐渐地发展成了氪金养成游戏,并且不注重服务器的优化,最终跌出神坛。《全民超神》、《时空召唤》也是,最初做的很好,后来也开始只想着挣钱,偏离了MOBA游戏的初衷,而且操作体验上也不如王者,最终都凉凉了。
而《王者荣耀》凭借自身优质的游戏体验,加上同类游戏的衬托,仅公测三个月后,就获得了中国IP价值榜-游戏榜top10。
凡事有好就有坏。《王者荣耀》兴起并大红大紫,随之而来的也有各大媒体的批判与怒斥。游戏内的人物名称与历史人物重复,而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挂钩。而由于这款游戏超高的热度,导致了许多青少年沉迷其中,就使得他们心中的历史被曲解,比如游戏中的荆轲是女性,许多青少年就认为历史上的荆轲也是女性,使得这款游戏争议不断。好在王者及时做出了调整,将该英雄更名为阿珂,并推出了相应的科普,防止再误人子弟。
为了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游戏,《王者荣耀》“健康系统”上线新功能:晚上21点到第二天8点之间,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不得进行游戏。该功能刚一上线,《王者荣耀》的玩家确实少了一部分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小结
作为MOBA类手游,《王者荣耀》兼备5V5、3V3、1V1等多种对战模式,高程度上还原了MOBA类端游的玩法,能满足不同玩家的对战需求。在每次更新中,都在保证游戏机制和英雄特色的情况下,不断进行平衡和调整。在赚钱的同时,它也兼顾到了玩家们的身心健康,而不是一味地诱导玩家进行游戏和充值。所以《王者荣耀》能够一直火下去的原因,我们不难看出来。
以上就是本次阿川带来的王者荣耀小历史,都是自己粗略的见解,希望大家能快乐游戏,健康生活~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